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 正文
危机下是中国汽车企业遇到并购好机会
:  zaoche168.com   2009年01月06日

  提问:中国向拉美市场出口汽车的情况。

  有一些公司吉利就在给拉美公司出口汽车,还有一些公司并没有向拉美出口,但是以后出口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拉美的经济发展如何。

  汽车行业现在面临这样非常糟糕的情况,对经济有什么情况。这边情况我不知道怎么样。和美国汽车行业发展历史非常像的,美国GM有问题,国家也有问题。汽车行业对整个行业有很大的影响。

  提问: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经济有多大的影响。中国汽车行业国内销售情况怎么样?

  Thomas man:如果国内销售不错的话,中国汽车行业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原来大家期望今天销量能达到1千万,但是现在把这个预测调低到800万,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汽车行业显然会有影响的。

  提问:全球性经济对汽车行业是不是有很大的影响。

  Thomas man:取决于国内销售。

  提问:中国采取什么措施刺激经济促进消费。

  Thomas man: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措施,比如说中国西部还会有很大的潜力,也会有非常大的消费市场。随着人均收入在不断提高,价格也会提高。汽车销售提高。

  提问: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中国汽车行业的企业是不是应该去做并购。

  Thomas man:是一个好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就会有投资机会。中国可以去美国直接收购,合并,这些机会很多。而且中国企业以前的利润情况等等这些都说明中国企业去海外做这些并购还是比较合适的。

  提问:你对中国企业有哪些高见,在并购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Thomas man: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要小心,投资融资也要小心。我们可以向其他国家以前做的投资经验取得一些教训。

  提问:在整个工业连里面最大的成本增加在哪个地方?

  Thomas man:OEM效率已经很高了。很多东西都是因为新投资工厂设施的,所以他们效率非常高。但是物料成本比较高,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当然这是全球价格造成的,对于国内汽车行业还是有影响的。还有中国物流成本高。中国国内运输成本全世界可能也是最高的。前面也讲到基础设施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在国内做运输效率很低。在某些行业里面,对某些行业来说,物流的成本比其他国家物流成本高40-50。其他方面影响成本的就和全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了,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等。

  有些东西,有些产品是有知识产权的,这些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有些在国内没有生产,这些生产了,再从国外运过来成本很高。虽然只是小的一部分,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尽管很小的零部件或者什么,影响却可能会很大。比如说很小的部件,但是可能原来就很贵再加上这些因素就更贵了。

  提问:因为又像售后,经销商这一块?

  Thomas man:经销这一块利润不是很高,所以在中国很多地方现在都看到一些经销商都倒闭了。中国运输成本很高,生产出来运到经销商那边成本也很高。还有中国有一些经销商量做的不够大,规模不大。利润不是很高,那就日子很难过。

  提问:以后怎么个发展出路呢?

  Thomas man:可能药行业整合,或者要发展壮大,都有可能。

  提问:售后怎么样?

  Thomas man:售后我不太了解,才刚刚开始。售后市场现在不太清楚,因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买车。没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售后服务市场。没有建立起来的文化。实际上经销商在这一块售后服务才能赚到钱。

  提问: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这一块市场?

  关于经销商这一块在欧洲美国市场也是效率非常低,中国也是一样的情况。希望中国经销商市场不会重蹈欧美国家经销商市场的覆辙。

  经销商结构如果说卖主要日本车的话和日本经销商联系起来,卖日本车就按照日本的模式走下去。如果卖美国的话,经销商跟美国非常类似。你卖的话,一般愿意按照美国人的系统去。

  提问:感觉中国现在经销商更多采用日本模式?

  Thomas man:这个有可能是因为过去30年时间,美国人一直效仿日本人做法,所以觉得中国人做法模仿日本人。

  提问:美国式的经销商模式有什么问题?

  Thomas man:美式的重点放在销售营销上,这个也没什么问题,经销商结构应该流程高效才可以。美国经销模式效率比较低的,你如果去修一下车,你就把车留在那儿,修一天的时间。中国市场来说,中国市场都是现金交易,美国市场大家买车也好首先就是要想办法融资而不是现金方式,你要融资的话有很多种选择。

  提问:在中国汽车融资才刚刚开始。

  Thomas man:这个问题不是说要不要发展的问题,根据市场发展的问题。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