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TE2025年10月30日
罗克韦尔2025年10月24日
采埃孚2025年10月24日
兆易创新2025年10月24日
欣旺达2025年10月27日
魏德米勒
2025年10月22日
倍福
2025年10月16日
罗克韦尔
2025年10月16日
明珞装备
2025年10月11日
EMAG
2025年10月31日
海克斯康
2025年10月24日
Melexis
2025年10月24日
倍加福
2025年10月23日
科尔摩根
2025年10月23日
海康机器人
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机车整备维修模式,来实现铁道部对于机车的“用修分离、修养合一”的整备工作要求,为铁路运输提供具备质量保证的机车。目前,我国铁路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伴随着机车长交路轮乘制的实行、机务段组织模式的改变、机车应用模式和检修模式的变化,机车的运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专业分工更加明确,这就对轮乘制机车的整备和检修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业务流程的设计、组织结构的重构和信息系统的支持都是关系到新的检修整备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对今后机车运用效率和检修质量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采用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思想,旨在从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全面设计二种全新的机车整备检修模式,以支持铁道部跨越式发展需求。
1 铁路跨越式发展与机车整备检修模式
铁路系统跨越式发展规划,对现行的铁路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铁道部组织结构的改变,大大增加了各个机务段的业务量,对机车检修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行检修模式看,传统扣车检修模式下的计划预防修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不能保证高效安全的机车供应。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机车维修模式— “整备修”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1.1 机务业务快速发展需求
随着铁路系统的跨越式发展,机务系统有了很快的发展,不仅仅是对已有系统的小范围的修改,有些已经进行了业务系统的重构;机车运行速度的提升直接影响到机车的调度业务,要更改过去的调度方式来适应当前的机车提速;新的检修技术、检修理念引人会促进检修流程的进一步优化。
(1)组织模式的改变
过去的整个机务系统是“铁道部一铁路局一铁路分局一机务段”四级组织结构。随着站段的合并和铁路分局的撤销,目前变成“铁道部一铁路局-机务段”三级组织结构,现在保留并经整合的机务段都承担着数倍于过去的业务量,机车数量和种类都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机车运行速度的大幅度提升,在提高机车运行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机车整备维修的任务量,这对机务段的机车整备维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机务段的整备和计划检修模式不能适应急剧增加的业务量需求,需要一种全新的检修体制,有效地组织机车的日常检修维护工作。
(2)机车应用模式的变化
长交路、轮乘制的实行,使机车运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长交路的实行,使得机车单次行驶里程大大提升,周转时间也大幅度增长,机车实际运行效率增加。为了保证机车行驶的安全有效,对整备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必须建立健全配套的机车整备作业管理机制,压缩机车检修停时和整备作业时间,确保优质良好的机车供应,以满足长交路后对机车质量和机车供应的新要求。
(3)机车检修模式的变化
状态修的应用将大大改变原有机车的整备与检修模式。铁道部对目前的机车设备维修现状和维修方式提出了改革要求:机车维修方式应该由目前的按时间计划为主的维修向以按零件状态为主的维修方式发展。状态修的实行,大大提高了机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每次机车维修都根据当前机车的状态,选取急需检修的零部件进行维护,既避免了维修过剩带来的资源浪费,又有效解决了维修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机车零部件的可靠性,为长交路、轮乘制的实行提供质量保证。目前的修程体制也不能适应机车状态修的实施要求。
1.2 目前实施的机车计划修和日常整备模式
目前,绝大多数机务段机车检修模式是以“计划预防修”为主,实行定期维修方式,即以机车走行公里为统计依据和计量单位,按照机车寿命所对应的走行公里数分为大修、中修、小修和辅修,除计划修外还有临时性的修理,即碎修和临修。除了机车检修之外,对机车的维护还包括日常的机车整备。机车整备是为保持机车运用状态,对机车进行的日常检查、保养、给油、给水、上砂、污油排放等作业。在机车整备过程中,会根据机车的状态对机车进行临时性的修理。
1.3 整备修的定义
内燃机车整备修就是将机车由传统的集中在库房的检修工作,转移至日常整备作业中分层次进行。将小辅修的维修内容纳人机车库停时间的日常养护中。这样,一次小辅修的内容被分解,在完成一次小辅修的走行期间内的机车整备中逐次完成。至于每次整备修进行哪些任务,根据机车当时的零部件状况来决定。这样,传统的“大一中一小一辅”检修和日常整备模式就转化为“大一中一整备”修模式,传统模式下的机车原小辅修内容被纳人到机车出人段整备作业过程中,在原先的整备机停时间,除了进行日常机车整备作业外,还需要完成部分小辅修内容。这样将整备作业和检修作业整合在一起,达到了机车整备过程中人力资源、生产场地和机车停留时间的充分利用。
整备修是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它的提出彻底改变了目前机务段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模式,需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对现有的组织方式进行改进,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系统,以全面支持整备修的推广和应用。
1.4 整备修试行模式—分级整备
目前,在武汉铁路局襄樊北机务段和武昌南机务段已经设置了整备修试点,展开整备修的试行工作。我们于2006年11月对这两个机务段整备修的试行情况进行了调研。
整备修的基本思想就是将原先小辅修的内容分解,在若干次整备期间完成,将原有的“大一中-小一辅修”和日常整备作业整合为“大一中一(小)一整备修”模式,至于原来小辅修的内容以何种方式分拆到整备作业中去,可以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襄樊北机务段结合机车长交路、轮乘制的特点,按照“用修分离、修程分解”的思路,将机车的检修模式由原来的大、中、小、辅修检修修制改为大、中修和分级修检修模式。其中大、中修不变,按照“计划预防修”的模式安排检修任务,原辅修和小修检查作业范围被分解后纳人到机车入段整备作业过程中,由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机车整备检修作业来完成。其中前3个级次整备在机车出人段整备作业过程中完成,四级整备扣修进库整备,相当于以前的小修。
轮乘机车修制模式为:四级整备(小修)一一级整备一二级整备一三级整备一二级整备一四级整备(小修)。一级 整 备 为机车日常出人段(库)时检查作业;二级整备为机车走行里程在3万kin左右的检修作业;三级整备为机车走行里程在6万km左右的检修作业;小修为机车走行里程在12万km左右的检修作业。
实施分级整备模式后,一级整备的具体内容与之前的机车整备相同,而二、三级整备在机车整备的基础上,将原有的机车辅修和部分小修内容分解加人其中,因此,二、三级整备的维修内容更多,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但是分级整备有效地节省了原先辅修和小修的回段时间,而且使得机车维修更加密集,有效地提高了机车质量。
1.5 机车整备与检修过程重组
整备修是一个全新的机车维护的概念,它的实施首先需要重新组织整个生产业务流程。以前的整备作业和检修作业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生产任务和业务流程,不仅涉及的人员和部门不同,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也不相同。整备是两次机车运行之间进行的日常维护作业,主要由整备小组在机务段整备场内完成,而小辅修是在机车行驶到达一定里程后,扣车人库1一2天,由检修小组完成的机车维护任务。整备修实施后,两个完全不同的生产任务被整合在一起,整个业务流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定义。其次,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整备修包括整备和检修两部分,而这两部分涉及的人员部门不同,需要将他们整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整备修任务。如何有效地组织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设立新的组织结构,在整备时间段内完成比以前更多的生产任务,是整备修有效执行的一个前提保障。
整备修作为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没有相关的信息系统支持,需要根据业务需要设计相应的信息系统,以全面支持整备修业务流程的有效运转,提高部门间沟通协作的效率,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
2 业务流程重组思想及其在整备修中的应用。
2.1 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概念
根据参考文献给出的BPR的定义,业务流程再造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戏剧性的成就,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业务流程重组是以业务流程为中心,以关心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在充分分析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确保过程增值,通过清除、简化、整合和自动化等手段重新组织整个业务流程,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效益。业务流程重组必然伴随着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从以功能为中心的层级组织结构到以流程为中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转变,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和有效沟通,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
2.2 BPR与机车整备修
整备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机车整备和检修模式。从一次机车整备作业来看,以前在每次机车人段库停时间,机车只进行日常整备作业;整备修模式实施后,除了日常整备作业,还有一部分机车检修内容被纳人到机停时间内进行,而且每次整备修的内容都在改变,整个业务流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一台机车的长期维护来看,机车的小辅修取消,计划预防修部分只剩下大修和中修,其余检修工作都在机停整备时完成,机车的养护流程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经典的BPR(业务流程重组)的问题,现有的机车整备检修业务流程已经不能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下对有效高质的机车供应的需求,而且小辅修和机车整备环节成为影响机车安全有效供应的“瓶颈”,必须采用BPR的思想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并优化组织结构,引进最新的IT技术支持整备修业务模式的实行。
3 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机车整备修设计
整备修是一种全新的机车检修模式,它整合了传统机车检修模式下的整备、小修和辅修等业务环节,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备、检修、验收等部门都参与到整备修的实施中来,而且旧的信息系统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机车维修体制上的变化,需要建立新的信息系统来支持整备修的顺利执行。

3.1 业务流程改变
在传统的机车检修模式下,机车整备和机车检修是两个分离的业务流程,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部门执行。整备修实行后,扣车小辅修环节取消,相应的检修内容被拆分安排到不同级别的整备作业中去,这样原先的整备环节除了日常整备作业和机车临修外,还加人了部分小辅修内容,工作内容大大增加,涉及的部门组织也更多,但是机车停留时间并没有延长。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设计安排整备修业务流程,删除一些无效非增值的活动环节,有效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来保证机车供应,是进行BPR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图1显示了整备修实施后重新设计的组织结构,将一些职能部门合并,比如将检修小组和整备小组统一编排到整备车间,打破了以前的职能部门界限,全面实现了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在新的组织结构下,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不仅实现了机车整备和机车检修的有效整合,而且增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可以看出,整备修的实行,彻底改变了机车整备和小辅修的业务流程,原先的业务流程不能适应高密度、高效率的机车维护工作。全新的业务流程(见图2)和面向流程的组织结构合理有效地安排了整备修作业,在IT技术的支持下提高了组织安排和协调工作的效率,删除了无效的业务流程,加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使得部门设置更加扁平化,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安全有效的机车供应。
3.2 信息系统支持
在重新设计了全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需要开发一套新的信息系统来全面支持整备修业务流程,实现某些流程的自动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一致性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效率。以流程为中心的信息系统需要实现业务层和逻辑层的分离,支持业务流程的持续改变,我们采用荷兰Cordys公司的业务协作平台来支持整备修业务流程的运行。它实现了业务流程层和应用逻辑层的分离,有效地实现了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思想,支持业务流程的不断改善。整备 修 管 理信息系统有效地整合了整备修的整个业务流程,实现了整备修的计划制定、过程实施和过程监控三大功能模块,实现了机车电子文档、检修技术库和生产资源的统一管理,为全新的整备修业务流程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4 整备修试运行效果
机车分级整备工作的开展,压缩了机车检修停时,将以往库修的检修内容转移到整备作业场中,缓解了库修机车检修压力和供车紧张的矛盾,提高了机车的运用效率,而且机车“小而广”故障明显减少,机破率低于局定指标,临修件数不断下降,机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为长交路的实行提供了高质有效的机车供应,客运机车交路长度从原来的200一300 km提高到1 000 km.基于 业 务 流程重组思想的整备修实施,推行了全新的机车维护业务流程,精简了以往繁冗的层级组织结构,并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机车分级整备模式在襄樊北机务段的实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