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TE2025年10月30日
罗克韦尔2025年10月24日
采埃孚2025年10月24日
兆易创新2025年10月24日
欣旺达2025年10月27日
魏德米勒
2025年10月22日
倍福
2025年10月16日
罗克韦尔
2025年10月16日
明珞装备
2025年10月11日
EMAG
2025年10月31日
海克斯康
2025年10月24日
Melexis
2025年10月24日
倍加福
2025年10月23日
科尔摩根
2025年10月23日
海康机器人
IT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在总结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在交通领域开发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ITS(智能交通系统)是对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技术在运输系统中集成应用的通称。由于ITS涉及内容广泛,又依托于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因此,世界各国对其看法和开发应用领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目前,世界上ITS研发比较先进的地区和国家以美国、日本和欧洲为主,呈三足鼎立之势。
一、美国ITS发展状况及趋势
美国是智能交通大国,不仅研究使用早,应用广泛,就连智能交通系统(ITS)一词都来自美国。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应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
1995年3月美国制定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大领域和30个用户服务功能,并确定到2005年的年度开发计划。7大领域是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交运营系统、商务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为了加速ITS的发展,2001年4月,美国召开了一次由ITS行业260名专家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全国高层讨论会。会后制定了新世纪头10年ITS发展规划,勾勒了ITS的使命和发展目标,明确了为实现ITS的发展目标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据美国运输部部长代表、美国运输部研究与创新技术署署长保罗?布鲁贝克在第14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上介绍,在美国ITS的发展主要是在3个方面:一,提高安全水平。二,减少道路拥堵的状况,这是一个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的问题。三,加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
目前ITS在美国的应用已达80%以上,而且相关的产品也较先进。美国ITS应用在车辆安全系统(占51%)、电子收费(占37%)、公路及车辆管理系统(占28%)、导航定位系统(占20%)、商业车辆管理系统(占14%)方面发展较快。美国交通部估计,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消除大约每年120万起交通事故,挽救上万人的生命,节省260亿美元因交通堵塞及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在未来20年里,美国智能交通相关产品及服务市场容量将超过4200亿美元,相关项目将超过60万个。
美国在ITS方面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关注ITS对环境和气象的影响;增强多式联运,使用多样的智能交通系统,包括用于与紧急事件和健康有关的服务;通过避免碰撞与改善保护、碰撞信息发布、商业机动车辆运行以及基于基础设施或是合作的安全系统来增强安全;推进智能基础设施、车辆和控制技术的集成。
二、日本ITS发展状况及趋势
日本早在1973年就开始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开始研发和应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994年借助ITS世界大会的召开,将各种系统纳入ITS的体系。
1996年与ITS相关的建设省、运输省、通产省、邮政省和警察厅联合制定总体构想,提出加速推进日本的ITS建设,主要包括导航仪、电子收费系统(ETC)、安全驾驶辅助系统、自适应交通管理、高效道路管理、公共交通支持、运营车辆效率化、步行者支持和紧急车辆管理等系统。同时,提出用10年时间实现各种实用化服务,主要是车辆信息和通信系统的实用化、ETC的开发和实用化、先进辅助巡航公路系统以及公共汽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实用化。
经过10来年的努力,日本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日本已安装ETC车载机1700多万台,近70%的收费交易实现了不停车收费;VICS导航仪达到1800多万台,加上其它的导航仪共计2600多万台。日本取得的成绩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应用效果突出,同时在商业上也是成功的。例如,ETC的应用缓解了收费站的拥堵,同时减少了由拥堵造成的CO2 排放量。
日本下一阶段的开发和应用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依托各种先进的通信系统和车载系统,集成现有的应用系统,为出行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便利的服务,同时提升道路管理、物流和安全驾驶的水平。第二,通过车路协调改善道路安全,其代表性的开发项目有驾驶安全支持系统以及进入到第4阶段的先进安全车辆研发项目。
三、欧洲ITS发展状况及趋势
欧洲对ITS的研究也比较早,欧洲的ITS研究开发是由官方(主要是欧盟)与民间并行进行的,由于欧洲的国家大部分很小,因此欧洲的ITS主要是从洲际的角度进行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10多个国家投资50多亿美元,联合执行DRIVE计划,目的是完善道路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该计划主要涉及欧洲用于车辆安全的专用道路基础设施,主要研究内容有:需求管理、交通和旅行信息系统、城市综合交通管理、城市间综合交通管理、辅助驾驶等,该计划到1994年已完成。从研究结果看,其研究领域和系统功能与美、日大致相同。之后进行Telematic的全面应用开发工作,计划在全欧洲范围内建立专门的交通(以道路交通为主)无线数据通信网,ITS的主要功能如交通管理、导驶和电子收费等都围绕Telematic和全欧无线数据通信网来实现。由于欧盟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法律,因此作为ITS的发展,有许多日、美不曾遇到的问题。例如,各国的法律制度和技术标准不同,为了实施统一的ITS,标准化就成为欧洲的首要任务。标准化可以保障大范围的兼容性,有助于拓展ITS相关产品的供应渠道,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欧洲的ITS仍然处于各个国家独立安排解决方案的状态,远没有形成欧洲的系统,各国普遍建立了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了速度告警系统和基础设施使用付费系统,开发了路侧紧急呼叫系统。
欧洲ITS发展的重点是要将道路、车辆、卫星和计算机利用通信系统进行集成,远景是将各国独立的系统逐步转变为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合作系统,实现人和物的移动信息互操作和一票移动。准备实现的服务有:路侧紧急呼叫、车内和路侧速度提示、通过浮动车和蜂窝电话检测交通和道路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