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TE2025年10月30日
罗克韦尔2025年10月24日
采埃孚2025年10月24日
兆易创新2025年10月24日
欣旺达2025年10月27日
魏德米勒
2025年10月22日
倍福
2025年10月16日
罗克韦尔
2025年10月16日
明珞装备
2025年10月11日
EMAG
2025年10月31日
海克斯康
2025年10月24日
Melexis
2025年10月24日
倍加福
2025年10月23日
科尔摩根
2025年10月23日
海康机器人
♦热喷涂原理
1. 热喷涂涂层的形成
热喷涂时,涂层材料的粒子被热源加热到熔融态或高塑性状态,在外
加气体或焰流本身的推力下,雾化并高速喷射向基体表面,涂层材料的粒子
与基体发生猛烈碰撞而变形、展平沉积于基体表面,同时急冷而快速凝固,
颗粒这样遂层沉积而堆积成涂层。
2.热喷涂涂层的结构特点
热喷涂涂层形成过程决定了涂层的结构特点,喷涂层是由无数变形粒
子相互交错呈波浪式堆叠在一起的层状组织结构,涂层中颗粒与颗粒之间不
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孔隙和空洞,并伴有氧化物夹杂。涂层剖面典型的结构如
下图,其特点为:
* 呈层状
* 含有氧化物夹杂
* 含有孔隙或气孔
典型的涂层剖面图

3. 热喷涂涂层的结合机理
涂层的结合包括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和涂层内部的结合。涂层与基体表
面的粘结力称为结合力,涂层内部的粘结力称为内聚力。涂层中颗粒与基体
之间的结合以及颗粒之间的结合机理,目前尚无定论,通常认为有以下几种
方式。
(1) 机械结合
碰撞成扁平状并随基体表面起伏的颗粒和凹凸不平的表面相互嵌
合,贝以颗粒的机械联锁而形成的结合(抛锚效应),一般来说,涂层与基
体的结合以机械结合为主。
(2) 冶金-化学结合
这是当涂层和基体表面产主冶金反应,如出现扩散和合金化时的
一种结合类型。当喷涂后进行重熔即喷焊时,喷焊层与基体的结合主要是冶
金结合。
基体粗糙度
氧化物加杂 孔隙或孔洞颗粒间的粘接颗粒基体粗糙度
基 体
涂 层
对基体的粘接力
(3) 物理结合
颗粒与基体表面间由范德华力或次价键形成的结合。
4。涂层的残余应力
当熔融颗粒碰撞基体表面时,在产生变形的同时受到激冷而凝固,从
而产生收缩应力。涂层的外层受拉应力,基体有时也包括涂层的内层则产生
压应力。涂层中的这种残余应力是由热喷涂条件及喷涂材料与基体材料的物
理性质的差异所造成的。它影响涂层的质量、限制涂层的厚度。工艺上要采
取措施以消除和减少涂层的残余应力。
♦ 热喷涂涂层的性能
1. 化学成分
由于涂层材料在熔化和喷射过程中,在高温下会与周围介质发生作
用生成氧化物、氮化物,以及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 因而涂层的成分与涂
层材料的成分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涂层的性能。如
MCrAlY 氧化后会影响其耐蚀性,而WC-Co 经氧化和高温分解后其耐磨性
会降低。通过喷涂方法的选择可以避免和减轻这一现象的发生。如采用低压
等离子喷涂可大大减少涂层材料的氧化,而高速火焰喷涂则可以防止碳化物
的高温分解。
2. 孔隙度
热喷涂涂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孔隙,孔隙度的大小与颗粒的温度
和速度以及喷涂距离和喷涂角度等喷涂参数有关。一般来说,温度及速度都
低的火焰喷涂和电弧喷涂涂层的孔隙度都比较高,一般达到百分之几,甚至
可达百分之十几。而高温的等离子喷涂涂层及高速的超音速火焰喷涂涂层则
孔隙度较低。最低可达0.5%以下。
3. 硬度
由于热喷涂涂层在形成时的激冷和高速撞击,涂层晶粒细化以及晶
格产生畸变使涂层得到强化,因而热喷涂涂层的硬度比一般材料的硬度要高
一些,其大小也会因喷涂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 结合强度
热喷涂涂层与基体的结合主要依靠与基体粗糙表面的机械咬合(抛
描效应)。基材表面的清洁程度、涂层材料的颗粒温度和颗粒撞击基体的速
度以及涂层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均会影响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因而涂层的
结合强度也与所采用的喷涂方法有关。
5. 冷热疲劳性能
对于一些在冷热循环状态下使用的工件,其涂层的抗冷热疲劳(或称
热震)性能至关重要,如若该涂层的抗热震性能不好,则工件在使用过程中
便会很快开裂甚至剥落。涂层抗热震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涂层材料与基体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大小和涂层与基体材料结合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