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TE2025年10月30日
罗克韦尔2025年10月24日
采埃孚2025年10月24日
兆易创新2025年10月24日
欣旺达2025年10月27日
魏德米勒
2025年10月22日
倍福
2025年10月16日
罗克韦尔
2025年10月16日
明珞装备
2025年10月11日
EMAG
2025年10月31日
海克斯康
2025年10月24日
Melexis
2025年10月24日
倍加福
2025年10月23日
科尔摩根
2025年10月23日
海康机器人
汽车防止电磁干扰的措施
无论是汽车内部还是外部的电磁干扰对车用电子设备尤其是车用ECU(电控单元)影响都很大,这些电磁干扰会严重影响汽车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众所周知,半导体元件对脉动电压非常敏感,当瞬变电压值超过其电压值时,半导体元件会被击穿而损坏,而脉冲信号一旦被ECU(电控单元)误认为输入信号便会使电子设备做出错误的判断,以至产生故障。因此,为了防止异常现象发生且允许汽车电子设备在这种环境下正常工作,要求在现代汽车上采用一些防干扰措施,以保证车用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抗干扰的基本技术一是消除干扰源,二是防止干扰信号的串人。下面介绍几种提高汽车电子设备抗干扰性能和抑制其产生电磁干扰的基本技术。
1)电路设计模块化。在电路板设计中,根据电路在汽车上发挥的功能及位置的不同,将执行器电路、传感器电路、系统控制电路分开设计,形成不同的电路模块,使不同模块的电源、搭铁(金属车体)线分开,减少不应有的耦合,提高绝缘阻抗。为避免干扰,应先将电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主要由发电机供电)传输到各个模块,而后分别进行整流、滤波、稳压、供电。模块中的数字搭铁与模拟搭铁分开,工作搭铁与安全搭铁一点连接。
2)阻尼电阻。在点火装置的高压电路中,串入阻尼电阻,削弱火花产生的干扰电磁波。阻尼电阻值越大,抑制效果越好。但阻尼电阻太大,又会减少火花塞电极间的火花能量。阻尼电阻一般用碳质材料制成,电阻值约10-20 kll。阻尼电阻加在点火线圈端和火花塞接头端。
3)并联电容器。在可能产生火花处并联电容器,如在调节器的“电池”接柱与“搭铁”之间和发电机“电枢”接柱与“搭铁”之间并联0.2~0.8 的电容器;在水温表和机油压力表的传感器触点间并联0.1~0.2 的电容器;在闪光继电器和电喇叭的触点处并联0.5 F电容器等。
4)金属屏蔽。发电机、起动机、火花塞等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都能产生电磁波。屏蔽是抑制电磁波干扰的有效方法。屏蔽电场或磁场时,可选用铜、铝、钢等导电率高的材料作屏蔽体。当屏蔽高频磁场时应选择导电率高的钢、铝等材料;屏蔽低频磁场时,选择导磁率高的磁钢、铍莫合金、铁等材料。为了有效发挥屏蔽体的屏蔽作用,还应注意屏蔽体的有效搭铁。汽车电器中的导线也用密织的金属网或金属导管套起来,并将其搭铁。这样就使这些电器因工作火花而发射的电磁波,在金属屏蔽内感应寄生电流,产生焦耳热而耗散,从而起到防干扰的作用。这种措施有较好的防干扰效果,但装置复杂,成本高,并且会增大高压电路的分布电容,影响点火性能。因此,一般只用在特殊需要的汽车上。
5)感抗型高压阻尼线。目前国内外多采用高压阻尼线,其线心是用牵0.1 rnlTl的镍铬钼丝绕成,相当于电感、电容及电阻三者的复合体,抑制效果比集中电阻的效果更好。
6)采用滤波器。滤波器主要抑制通过电路通路直接进入的干扰,它是应用最普遍的抗干扰方法。根据信号与干扰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别,可以采用不同性能的滤波器,抑制干扰信号,提高信噪比。
7)采用平衡技术。平衡技术是一种消除串音干扰的有效措施。信号的往复两条线的电性tt(包括阻抗,分布电容等)相等时叫平衡。在汽车电路中,检测信号的输入、控制信号的输出,特别是在时序信号传输中,通常采用双绞线作为平衡线,双绞线的螺距要小,长度要尽量短。
8)提高信号幅值。即提高信噪比,是抗干扰的重要方法。对于微弱的传感器信号(如温度信号、光电信号等),采用放大电路增大幅值,减小干扰的影响。同时,为避免提高幅值的信号成为干扰源,应采用平衡线传输。
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简介
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是汽车电磁兼容设计、仿真和测试的基础,它就整车和零部件的抗干扰水平、干扰限值、测试方法、测试环境等作了规定。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外对汽车的电磁兼容问题非常重视,很早就开始了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制订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国际上各大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电磁兼容标准,如美国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德国大众、宝马、梅塞德斯一奔驰公司,法国的标致一雪铁龙公司等,其企业标准比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要严格很多。
我国吸收了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也已经制订了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明确规定了测量方法及最大干扰的允许值。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国家标准GB18655—2002(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及测量方法》是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技术标准之一,该标准于2002年2月22日批准发布,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用于考察汽车及其零部件产生的各种电磁干扰对车内无线电接收机的干扰程度,并以干扰限值形式加以限制。该标准规定了0.15~1 000 MHz频率范围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和测量方法,适用于任何车辆和大型装置及其电子或电器零部件,其限值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免受同车内的零部件或电子模块产生的电磁干扰。
附表:
表1 国内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相关标准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
GB/T 18387--2008 |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 |
|
GB14023—2006 |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
|
GB18655—2002 |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
|
GB/T18387—2001 |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频率9kHz~30MHz |
|
GB14023—2000 |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
|
GB/T17619—1998 |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术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
|
GB/T15152—94 |
脉冲噪声干扰引起移动通信性能降级的评定方法 |
|
GB/T14024—92 |
内燃机电站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 传导干扰 |
表2 国外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相关标准
| 标准协会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 国际标准 | ISO 11451 | 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整车测试法 (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Vehicle test methods) |
| ISO 11452 | 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零部件测试法 (Road ISO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 —Component test methods) |
|
| ISO 7637 | 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产生的电气干扰 (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conduction and coupling) |
|
| ISO TR 1O6O |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气干扰 (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
|
| CISPR 12 | 车辆、机动船和内燃发动机驱动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Vehicles,boats,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riven devices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
|
| CISPR 25 | 用于保护用在车辆、机动船和装置上车载接受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rotection of receivers used on board vehicles,boats and on devices) |
|
|
欧洲标准 |
95/54/EC | 对于车内点火发动机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的抑制 (The suppression of radio interference produced by Dark-ignition engines fitted to motor vehicles |
| 95/56/EC | 车辆保安系统 (Vehicle security systems) |
|
| 97/24/EC | 2/3轮式车辆 (wheeled vehicles) |
|
| 2000/2/EC | 森林和农用拖拉机 (Forestry and agricultural Tractors) |
|
|
美国标准 |
SAE J551 | 整车的测试标准 |
| SAE J1113 | 汽车零部件的测试标准 |
表3 汽车制造商标准
| 公司名称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 BMW | GS 95002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Requirements and Tests |
| Porsche | AV EMC EN | Porsche EMC Requiremnets |
| Daimler-Chrysler | DC 10613 | Vehicles EMC |
| DC 10614 | Components EMC | |
| DC 10615 | Components Electric | |
| Ford | ES-XW7T-1A278-AC | Ford Motor Company Electronic Component EMC Requirements & Test Procedures. |
| General Motors | GMW3097 |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al/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Subsystems;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Requirement Part |
| GMW3100 |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al/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Subsystems;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Verification Part | |
| Lotus | 17.39.01 | Lotus Engineering Standar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 Nissan | 28400NDS02-2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