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福田康明斯获新增注资
转载 :  zaoche168.com   2010年05月10日

康明斯和福田汽车日前宣布,将联合向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增投资6.8亿元,其中康明斯和福田各注资3.4亿元。新增投资将主要用于针对未来市场需求所进行的欧V和欧VI发动机前瞻性开发工作。

        福田康明斯是康明斯与福田汽车以50:50比例投资兴建的轻型发动机合资企业,2009年6月正式投产以来,生产康明斯ISF2.8升和ISF3.8升轻型柴油发动机。作为轻型动力的一颗新星,ISF发动机以过硬的质量,出众的动力性和杰出的环保性逐步打开市场,销量直线增长。率先量产的机型 - ISF3.8升发动机的销售以环比50%的速度提升。进入2010年后,上升势头更加迅猛。ISF2.8升发动机也即将实现量产,该款动力已与福田欧马可轻卡和蒙派克MPV等主力车型实现成功配套,达到国IV排放标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康明斯在中国

       康明斯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的1940年代。1941年3月11日,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签署《租借法案》,向包括中国在内的38个国家提供战时援助。《租借法案》对华军援物资中就包括配备康明斯发动机的江防巡逻艇和军用卡车。

       1944年末,一家重庆企业致函康明斯公司,寻求建立商业联系,在中国进行康明斯发动机的本地化生产,时任康明斯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埃尔文•米勒在回函中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中日战争结束后康明斯能够在华建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米勒先生的想法只能等到三十年后的1970年代,伴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才有望变为现实。

        康明斯在华投资愈三亿一千万美元,作为中国柴油机行业最大的外商投资者,康明斯与中国的商业联系始于1975年,时任康明斯董事长埃尔文•米勒先生首次访问北京,成为最早来华寻求商业合作的美国企业家之一。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伊始,首家康明斯驻华办事处就在北京成立。

        康明斯是最早在华进行发动机本地化生产的西方柴油机公司之一,1981年康明斯开始在重庆发动机厂许可证生产发动机,1995年康明斯第一家中国合资发动机工厂成立。到目前为止,康明斯在华总计设有26家机构,包括15家独资和合资企业,员工7,000多名,生产发动机、发电机组、交流发电机、滤清系统、涡轮增压系统、排气系统、后处理和燃油系统等产品,拥有由12家区域服务中心和三百多家授权经销商组成的服务网络。

        康明斯长期坚持与中国大型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实现共同发展。作为最早来华进行本地化生产的外资柴油机企业,三十多年来康明斯已经与包括东风汽车、陕汽集团和北汽福田在内的中国商用车领先企业组建了四家发动机合资厂,康明斯十八个发动机系列中已有十一个在中国本地生产。

        康明斯是第一家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外资柴油机公司,2006年8月康明斯与东风公司合作设立的发动机技术研发中心在湖北武汉正式启用。

        2009年康明斯在华销售额逾17亿美元,中国区已经成为康明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