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TE2025年10月30日
罗克韦尔2025年10月24日
采埃孚2025年10月24日
兆易创新2025年10月24日
欣旺达2025年10月27日
魏德米勒
2025年10月22日
倍福
2025年10月16日
罗克韦尔
2025年10月16日
明珞装备
2025年10月11日
EMAG
2025年10月31日
海克斯康
2025年10月24日
Melexis
2025年10月24日
倍加福
2025年10月23日
科尔摩根
2025年10月23日
海康机器人

通常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时,将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动力需求,但可梯次利用于其他领域。
日前,网易汽车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完成34家梯次利用企业的动力蓄电池编码申请备案,实现对梯次利用企业的溯源信息监管。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开展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标准研制,余能检测等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中国铁塔公司正牵头研制通信领域梯次利用相关行业标准。
国家电网在北京大兴建设了100kWh梯次利用锰酸锂电池储能系统示范,在张北建设了1MWh梯次利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示范,有效验证储能领域梯次利用可行性。同时,组建了退役电池分选评估技术平台。
中国铁塔公司在全国31个省市约12万个基站开展梯次利用电池备电应用,使用梯次利用电池约1.5GWh,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北京匠芯研发了梯次利用光储能系统,并正在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动力蓄电池包(组)评估系统。北京普莱德与北汽等合作实施了储能电站项目、集装箱式储能项目等,累计梯次利用量约75MWh。
深圳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企业利用退役动力蓄电池,生产用于备电领域的梯次利用电池产品。无锡格林美与顺丰公司探索将梯次利用电池用于城市物流车辆,中天鸿锂等通过“以租代售”模式推动梯次利用电池在环卫、观光等车辆应用。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等关键技术瓶颈还有待突破等问题,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