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TE2025年10月30日
罗克韦尔2025年10月24日
采埃孚2025年10月24日
兆易创新2025年10月24日
欣旺达2025年10月27日
魏德米勒
2025年10月22日
倍福
2025年10月16日
罗克韦尔
2025年10月16日
明珞装备
2025年10月11日
EMAG
2025年10月31日
海克斯康
2025年10月24日
Melexis
2025年10月24日
倍加福
2025年10月23日
科尔摩根
2025年10月23日
海康机器人
01 中信戴卡简介
车轮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汽车配件,在众多车轮制造企业当中,有一家生产铝合金汽车轮毂的中国企业,用他们的产品,征服了全球大多数的汽车厂商。这家企业就是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全球知名铝车轮供应商,连续十多年蝉联全球铝合金车轮销量冠军。中信戴卡的客户遍布全球五个大洲,包括国内外主要燃油车厂商,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能源车厂商。2018年,中信戴卡的车轮还出现在了F1的赛道上,成了中国首家为F1赛车生产零部件的企业。
02 中信戴卡灯塔工厂
在2021年,中信戴卡六号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灯塔工厂”。同时,中信戴卡还携手工业富联、深耕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智库e-works研究院,正式发布了《灯塔工厂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以《打造柔性、闭环的制造系统,实现全球一致化生产》为题揭秘了中信戴卡灯塔工厂的五大世界领先应用。
03 中信戴卡灯塔工厂建设历程
据中信戴卡铝车轮六号工厂灯塔项目负责人李志广介绍,中信戴卡的数字化转型历程,历经标准化管理(2011-2012)、体系化管理(2013-2015)、方法论(2016-2017)等多个阶段,继而回归指标化管理(2018-2019),之后推进体系化(2020),提出Q+3D数字化转型方针,即数量加3个“数字化”,通过关注数量(quantity)、挖掘数据(data)、尊重数字(digital)以及实现数字化(digitization)的方式实现全封闭、无返修、无废品的智能制造产业能力和实时、精准的交付能力,目标就是让制造变得更加简单。

图片来源:中信集团
在此基础上,中信戴卡在2021年提出了1P+5D的数字化转型方针,即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platform)加5个“数字化”(digitization),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推动研发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服务数字化和生产数字化,基本确定了未来几年内中信戴卡的数字化转型策略。
中信戴卡智能制造经历了4个阶段:1.0阶段是初级自动化,即部分人机分工,实现了初级自动化、初级数字化、柔性化;2.0阶段是深度自动化,即机械承担操作任务,实现完全自动化、数字信息连线;3.0阶段是数字化制造,即数字化员工、数字化设备实现初级智能化、自动化迭代 ;4.0阶段是智能化制造,即人、机、物协同互联,实现智能化与集中管控。其在不同的工序和生产阶段会处于几个阶段相互交替的过程中。
04 中信戴卡铝车轮六号工厂5个灯塔级应用
中信戴卡铝车轮六号工厂有5个灯塔级的数字化用例,分别是:
应用一:高度柔性的自动化轮毂生产线
汽车厂商会对零部件供应商提出小批量、快速交付的要求,但这难不倒中信戴卡。借助数字化赋能的柔性制造系统,戴卡实现了敏捷制造,将最小生产批量从300件降到1件,使“一件订单”的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

应用二:全球X光智能评判管控中心
如何保证快速而标准地识别出生产线上的缺陷产品?中信戴卡利用AI、视觉检测、轮毂尺寸全数字化检测以及5G技术,打造了从质量到工艺的闭环。缺陷产品的X光片检测数据形成全球统一标准,规避人为或产地因素导致的实际执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不仅检测作业人员减少50%,效率还提升了40%。

应用三:AI赋能的智能质量闭环
为了提高一次成品率,就需要在机加工环节尽量避免出现问题。中信戴卡利用轮毂尺寸全数字化检测技术,不仅实现了检测的自动化,而且当需要调整参数时,就交给AI自动调节,无需人工停机操作,形成质量闭环。AI还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优化,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应用四:数字化精益制造系统
全流程的数字化精益制造,以数字孪生还原生产制造管理全貌。工厂内的8万多个数据采集点位,对全线运营指标和生产状态实时监控,实时采集,自动计算指标,实时警报,还能展开分析,找到原因,实现指标的改善优化。

应用五:产品智能设计和制造仿真平台
中信戴卡在全球拥有26个主要生产基地,遍及中国、北美、欧洲和非洲,每个基地的生产必须做到标准化、一致化。戴卡为全球研发人员提供了协同研发平台,实现了跨时区7*24小时无间断的全球协同设计、仿真与试验,推动中信戴卡高效协同和品质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