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造车工艺 正文
一种前后地板连接板翻边开裂的解决方法
转载 :  zaoche168.com   2024年02月02日

本文重点对冲压件(前后地板连接板)翻边模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翻边开裂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模具翻边工序的CAE 分析和模具改善,针对缺陷位置的翻边尺寸进行优化,从而解决该冲压件翻边开裂的问题,使冲压零件符合质量要求。

前后地板连接板翻边开裂问题

在前后地板连接板调试期间,现场对该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翻边的边缘折弯部位出现开裂(图1),影响产品的质量。

图1 前后地板连接板翻边开裂

前后地板连接板翻边开裂原因

首先,对冲压过程拉延工序进行分析,对拉延件进行FLD 检测(图2),进行成形稳定性分析确认产品是否满足FLD 要求,如图3 所示。经检测,前后地板连接板冲压件的安全裕度为20.9%,成形裕度不小于10%,最大减薄率为19.2%,结果满足要求(图4),拉延成形稳定性没有问题。

图2 冲压件检测

图3 前后地板连接板FLD 应变图

图4 拉延序检测结果

然后对此冲压件的翻边工序进行CAE 分析(图5),根据CAE 报告得出以下数据:翻边过程的分析得出成形性存在开裂风险;最大失效值为0.93,在临界值存在开裂风险;减薄率为22%,存在开裂风险;结合该件此位置翻边开裂的图片,CAE 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缺陷位置一致。

图5 翻边工序分析结果

此处修边部位在后续翻边过程属于伸长类翻边,且此类翻边属于类似扇形弧度角导致的弧长变化过多,而导致此处翻边开裂。

前后地板连接板翻边改善整改方案

经过原因分析,明确该冲压件开裂的缺陷出在了翻边工序,需要对翻边工序的料边进行优化。并制定整改方案:首先通过修改此处的修边线高度,实现后续的翻边模具对产品翻边后,开裂区域的翻边高度相比原有翻边高度需降低5~6mm。即将红色区域及其粉红色过渡区域一并降低,减少板料拉长,降低开裂风险(即将原有区域的料边高度降低至绿色区域,如图6 所示)。

图6 整改数据的CAE 分析

结合此方案,我们对整改数据进行CAE 分析,验证通过修边线修改优化翻边高度的结果,结合前后地板连接板CAE 的分析得出:在改善翻边高度后,该地板连接板翻边工艺成形性,基本满足要求;最大失效值为0.85,明显降低,满足要求;减薄率为19%,满足要求;明显优于原产品结构,破裂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综上所述,该翻边高度的方案优化,此处翻边开裂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对整车数据进行检查,同时经确认,整车上此前后地板此位置与其他地板间无搭接关系也无焊点,料边线改动对整车无影响,可以通过此方案进行优化翻边破裂问题。

对修边模具此部位的修边线对应的修边刀块进行对应的补焊加工。图7 和图8 为修边模具的下模和上模刀块对应加工部位。

图7 修边模具下模刀块

图8 修边模具的上模刀块

经过整改后,跟踪前后地板连接板生产状态,现场根据实际破裂区域调整局部产品的翻边高度,减少翻边较多的料边,避免过多的料边在翻边后扇形区域受力导致的开裂。随着问题被解决,该冲压件生产调试过程中翻边的状态稳定,无翻边破裂问题,如图9所示。

图9 冲压件翻边改善后状态

结束语

针对前后地板连接板翻边破裂问题,通过产品、工艺、模具和调试多环节优化和验证,目前前后地板连接板产品状态基本达到CAE 分析状态,其翻边的开裂问题被解决。本次结合产品优化修边尺寸和翻边高度,并调试验证,为类似产品翻边开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调试经验,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前后地板连接板的冲压产品质量。

作者简介

程和平

IE(工业)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汽车冲压自动化生产管理,负责自动化线的冲压模具投产及量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提升工作。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