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TE2025年10月30日
罗克韦尔2025年10月24日
采埃孚2025年10月24日
兆易创新2025年10月24日
欣旺达2025年10月27日
魏德米勒
2025年10月22日
倍福
2025年10月16日
罗克韦尔
2025年10月16日
明珞装备
2025年10月11日
EMAG
2025年10月31日
海克斯康
2025年10月24日
Melexis
2025年10月24日
倍加福
2025年10月23日
科尔摩根
2025年10月23日
海康机器人
在快速发展的汽车制造行业,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模式和技术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多样化汽车需求的增加,汽车主机生产模式已完全步入柔性化时代,在这一转变过程中,3D视觉技术作为机器人的双眼和大脑,以先进和新质生产力的姿态进入各个加工工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01 品质硬件,为各工位柔性生产提供多样化成像选择
汽车四大工艺,实现从原材料到完成车的演化过程,不同加工阶段,工件的材质特性、造型外观、加工工艺、质量检验要求各不相同,如果引入3D视觉,在适应性和兼容性方面需具备较高的响应。埃尔森深耕智能制造领域10年,在3D视觉硬件供应方面,有5大系列、近30余款细分机型,满足不同生产工段3D成像要求。

针对各类反光合金工件、玻璃/大灯等可穿透性工件、黑色注塑工件,或是已喷涂抛光后光亮漆面车身,埃尔森的A系列线激光产品线均可对复杂特性实现较好兼容,实现完整、优质的点云数据采集。
针对焊装车间各类冲压件凸焊、拼装上料等高精度要求,抑或是总装车间各类零件及分总成组装、螺栓锁付等低容差、高节拍、高稳定性装配要求,埃尔森的C系列面光栅产品线能够提供细腻的点云数据采集,单视觉成像节拍控制在1秒以内。
不同系列产品均可实现从大视野到中小视野的广域覆盖,满足不同工位布局部署要求,3D相机不仅可近距离定位实现装配,也可在厂内物流环节安装于高处对周转箱料垛或大尺寸器具进行定位。
针对非引导类工位,埃尔森也可提供多款专用机型,如间隙面差检测专机、车身3D高速定位专机、四轮定位专机等,可覆盖质检、实验试制等不同工作区的作业要求。
02 软件平台,为应用工艺实现提供先进算法支撑
柔性化的实现过程中,视觉软件的功能性、灵活性、兼容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埃尔森自研工业视觉软件算法平台,目前已形成满足不同阶段视觉使用需求的完整布局,可为汽车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如果车企用户需要针对自身工艺进行自主开发,埃尔森可提供支持多开发平台、多开发语言的SDK开发工具,开放丰富的API接口。同时,免费提供完整的可视化用户端ALSON Viewer,来减少开发者的开发步骤、快速进行应用效果验证。
集成了丰富算子的埃尔森应用算法平台ALSON VizMaster将帮助用户实现不同加工环节、不同生产工位对上下料、装配、搬运等机器人作业的视觉引导功能,具体参数可根据不同车型、工位环境灵活配置,轻松实现多车型共线生产,换产、加型无需增加额外硬件成本,是柔性提升的可靠保障。
针对线边无序分拣或动态避障等作业工艺复杂、有安全防护要求的场景,埃尔森的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ALSON LightBinPick将通过丰富的抓取策略规划,帮助机器人选择合适运动路径,实现高抓取率和安全生产。
03 丰富经验,多场景交付实践,积累大量汽车制造行业经验
场景1 3D视觉搬运上料引导类应用


3D视觉可对器具停靠到位、AGV运输到位的偏差进行精准纠偏,引导机器人调整姿态准确抓件;
3D视觉适应不同工件的差异性来料方式,通过定位实时位姿向机器人发送准确的多维度空间坐标信息;
兼容不同品类的工件特性,不同规格工件之间通过软件系统的切换功能即可实现换产换型;
埃尔森的视觉工程师会根据用户的工艺要求针对性选型,保障视野覆盖、定位精度、流程节拍、运行稳定性等基本性能得到充分保障。
场景2 3D视觉装配对位类应用


装配非常考验精度,容差非常低,常规螺栓锁付类应用配合品牌机器人和拧紧机构可实现0.5~1mm的综合装配精度,满足总装车间绝大多数工位要求;
装配稳定性要求非常高,漏装、错装、误装碰撞等均不允许,要求精度输出一致性高,预警措施完备,这些要求通过硬件保障和软件配合,均可较好实现。
场景3 3D视觉检测测量类应用

质量检测能有效保障产品的外观和性能品质,通过自动化手段减少人工干预,能够提高检验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检测产品配备定制软件,针对性解决工位实际问题,同时可在线直观反馈检测结果,数据流转高效、快速、准确,衔接线上、线下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