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TE2025年10月30日
罗克韦尔2025年10月24日
采埃孚2025年10月24日
兆易创新2025年10月24日
欣旺达2025年10月27日
魏德米勒
2025年10月22日
倍福
2025年10月16日
罗克韦尔
2025年10月16日
明珞装备
2025年10月11日
EMAG
2025年10月31日
海克斯康
2025年10月24日
Melexis
2025年10月24日
倍加福
2025年10月23日
科尔摩根
2025年10月23日
海康机器人
近日,据外媒消息,由韩国电气技术研究院(KERI)纳米混合技术研究中心的 Daeho Kim 博士和 Jong Hwan Park 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工艺技术,利用微波感应加热可以在30秒内超快速地制备钠离子电池的硬碳负极材料。

对于钠离子电池来说,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实现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而在各种负极材料中碳基材料因其原料丰富、合成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实际上,硬碳材料是所有碳基材料其中最成熟的商业化应用的负极材料,但是,硬碳研究现状距离大规模工业化还有很大的差距。
硬碳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因此必须人工合成。在硬碳材料的合成中前驱体一般由树脂、生物质、和煤基等富氧物质(或缺氢材料)。制备过程相对复杂,在超过1000 ℃的温度下将此前驱体进行烧结而成硬碳。由于这些高温热解过程涉及到有机组分的分解和碳的生成,因此该过程也被称为“碳化”过程。而这种“碳化”过程一直是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关键障碍。
在碳化过程中,碳化温度的控制非常关键且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温度对硬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提高碳化温度是减少缺陷的有效方法,但是过高的温度会促进硬碳材料过度石墨化,从而带来比容量和钠离子扩散势垒方面的不利影响。
由 Kim 博士和 Park 博士领导的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微波技术的快速加热的方法,这种技术我们在厨房的微波炉中很容易找到。该团队首先通过将聚合物与少量高导电性碳纳米管混合制成薄膜。然后,他们将微波磁场施加到薄膜上以在碳纳米管中感应出电流,在短短 30 秒内将薄膜有选择性地加热到 1,400°C 以上。

经过多年的研究,KERI 开发出一种利用微波磁场对金属等导电薄膜进行均匀热处理的技术。该技术在显示器和半导体等工业过程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悉,KERI 的纳米混合技术研究中心被公认为韩国领先的碳纳米材料技术中心。Kim 博士和 Park 博士利用该中心的能力,进军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此外,该方法得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自主研发的“多物理场模拟”技术,对微波频段电磁场作用于纳米材料时发生的复杂过程有了深刻理解,并由此创造出一种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新工艺。
该研究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 Geongbeom Ryoo 和 Jiwon Shin,他们都是 KERI 学术研究合作研究项目的学生研究员。(论文地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4055700?via%3Dihub)
具体来看,该团队开发了一种简便的方法,通过一种用于聚合物/单壁碳纳米管 (SWCNT) 薄膜的新型微波感应加热 (MIH) 工艺来制造钠离子电池的硬碳负极材料。其中,解决电磁场和传热问题的数值模拟揭示了 MIH 机制;施加的微波引起的电流使复合膜中的 SWCNT 网络能够直接焦耳加热。

因此,复合膜可以加热到目标温度 (800-1400 °C),并且仅通过施加 30 秒的 MIH 即可制备独立的 HC/SWCNT 负极。比较分析证实,超快 MIH 是一种可靠的生产硬碳负极的技术,可以取代需要高温炉的传统碳化工艺。此外,超快MIH制备的HC/SWCNT负极已成功应用于钠离子电池。
最后,通过该团队使用大于谐振器的圆形薄片进行局部加热测试,验证了MIH可扩展的卷对卷生产硬碳负极的可行性。

总体而言,复合薄膜的新型微波感应加热 (MIH)有望有助于硬碳负极的大规模生产,这对于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至关重要。
Jong Hwan Park 博士表示,由于最近发生的电动汽车起火事件,人们对更安全、在寒冷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的钠离子电池越来越感兴趣。然而,负极的碳化过程在能效和成本方面一直是一个明显的缺点。Daeho Kim 博士补充表示,他们研究的微波感应加热技术能够快速、简便地制备硬碳,也将有助于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
目前,KERI 已经完成专利申请,预计这项技术将吸引储能材料领域公司的极大兴趣,并有望与潜在的行业合作伙伴达成技术转让协议。
未来,该团队计划继续致力于提高负极材料的性能,并开发大面积硬碳膜的连续量产技术。他们还看到了微波感应加热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例如需要高温烧结的全固态电池,这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