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TE2025年10月30日
罗克韦尔2025年10月24日
采埃孚2025年10月24日
兆易创新2025年10月24日
欣旺达2025年10月27日
魏德米勒
2025年10月22日
倍福
2025年10月16日
罗克韦尔
2025年10月16日
明珞装备
2025年10月11日
EMAG
2025年10月31日
海克斯康
2025年10月24日
Melexis
2025年10月24日
倍加福
2025年10月23日
科尔摩根
2025年10月23日
海康机器人
随着非公路电动车辆(EV)的发展,其在运营效益方面的优势日渐突显,这些优势将进一步加速世界向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20世纪末期,得益于技术进步、环境法规的贯彻实施和各行各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电动汽车的采用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过去20年间,电池技术的进步、新型充电技术的应用和传感器技术的整合,极大地提升了工程车辆、采矿设备、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械等非公路车辆的性能和可靠性。
商用非公路电动汽车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期。其原因在于:规模经济效应逐步显现,成本开始持续下降。因此,除了提高可持续性外,非公路车队运营商更切身地感受到电动车辆带来的其他更多优势。
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使车辆安全性、耐久性和精确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些早期成效令人鼓舞,促使非公路电动汽车制造商和各行业的用户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以继续提高其车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随着标准不断演进、技术进步达到一定程度,规模经济效应将助力降低技术进步的成本,从而进一步提升非公路电动车辆的运营效益。

制定前沿标准
随着非公路电动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增长,获得广泛的零部件组合对于制造商的业务发展尤为关键。为了顺应发展需求,零部件制造商必须制定合理的标准,以促进不同制造商的设备之间的互通性。这种互通性将有助于为更广泛地采用技术和工具铺平道路,从而帮助非公路电动汽车行业提高产品性能,并应对持续存在的监管压力。
TE Connectivity一方面帮助提供电动汽车制造商所需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致力于推动不同区域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且切实可行的标准体系对于以可持续的方式推进技术进步有着重大意义。
随着标准不断演进、技术进步达到一定程度,规模经济效应将助力降低技术进步的成本,从而进一步提升非公路电动车辆的运营效益。此外,随着非公路市场的发展,一系列新工具将应运而生,它们可以应用于面临类似挑战和问题的相邻市场,如长途公路运输和乘用车领域。

推动下一代商用车辆的电气化通往自动驾驶之路
尽管在耐久性、安全性以及地形适应能力等方面,乘用电动车和非道路电动车均享受到了技术革新的成果,然而,相比道路车辆市场,非道路电动车辆市场(在面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时)面临的挑战相对较少,使其能够把握先机,率先在自动驾驶等领域实现快速发展。如今,环境感知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系统、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高级算法等一系列技术都可以帮助电动汽车驾驶员更准确地感知周遭环境,并更精准地执行潜在危险的驾驶任务。此外,矿山、建筑工地和田野等非公路环境通常比公路环境更为可控,因为在公路环境中,车辆需要在复杂的公路网络中对其他驾驶员不可预测的行为做出反应。
这些条件为非公路车辆行业开辟了一条实现自动驾驶的快车道。该行业展现出了卓越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益,也将反过来激励制造商在其他电动车辆应用领域寻求更为深入的创新,这种激励效果远比单纯依靠可持续性法规所能提供的激励要高得多。
例如,在采矿领域,露天采矿车辆的自动化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持续致力于开发能够适应地形复杂、光照条件差且GPS信号微弱的地下环境的全自动驾驶采矿车辆。在建筑领域,自动驾驶机械通过对动态环境中物体和障碍物的精准识别和及时响应,确保了其在施工区域与相关人员的安全协作。而在农业领域,自动拖拉机、收割机和无人机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连通性和复杂地形处理能力的提高,联网自主机器人车队的部署可帮助提高安全性、稳定性和精确性。

趋势洞察助力您的数据连接再上新台阶,从系统设计到产品选择,我们将为您提供全方位且值得信赖的支持。
在快速发展的趋势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致力于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同时,非公路车辆制造商还需要着眼于未来,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车辆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标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果制造商能够准确把握自身定位,那么他们将有机会降低成本并获得竞争优势。
制造商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制定一项创新战略,使其能够顺应趋势,及时采用新技术。像TE Connectivity这样的合作伙伴能够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洞察力来做出面向未来的决策,因此能够在客户决定采用新技术时为他们提供支持。如果制造商能够将灵活性融入现行体系,并与精通技术的合作伙伴携手合作,将有助于他们为以下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 建筑业的自动化。专为挖掘、运输和监控等特定建筑作业而设计的自动驾驶电动车辆,能够在尽量减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此类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高风险作业环境下的安全性,还可通过实现设备7天24小时全天候运作,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 智能车队的发展。车联网具有数据传输功能,运营商可使用这些数据对单个作业现场或多个地点的作业活动进行远程监控与优化。以采矿作业为例,通过精确协调车队调度,可以确保相关设备在预定位置进行及时充电并保持待命状态,从而有效防止作业延误。
· 集成能够与车辆交互的技术。基础设施领域的传感器技术将从安全性、运营效率和可持续性等多个维度引发行业变革。具体而言,该技术使车辆能够在其自行导航至最近的充电站点并完成充电之前,最大限度地延长其行驶里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智能化手段将可再生能源整合到现场充电系统成为可能。在未来几年,制造商将迎来开拓技术创新的新机遇,这将有助于其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凭借其广泛的连接器系统、传感器及配电系统产品组合,TE将为非公路电动车辆市场乃至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其他市场提供强大、可靠且可定制的解决方案,助力他们实现电气化转型,从而更好地适应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于作者

Lisa Miller是TE工业与商业运输事业部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任职期间,她带领着一支全球团队,专门致力于为公路车辆、非公路车辆和娱乐设施车辆提供能够承受严苛环境条件的可靠连接产品。Lisa在运输行业积累了超过29年的经验,她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执行力涵盖了产品工程与设计、制造、销售、业务开发和组织管理等多个领域。作为一位资深的跨部门领导者,她在推动产品和制造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创新方面业绩斐然,成功平衡了客户对产品品质和成本效益的双重需求,同时确保了公司内部整体业务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