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造车工艺 正文
【成功案例】柯马助力福田戴姆勒高端重卡平台打造高柔性智能焊装产线
转载 :  zaoche168.com   2025年10月31日
联系企业

中国商用车行业正加速迈入智能制造阶段,这一发展趋势与全球路径高度一致。领先的商用车制造商正广泛引入高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制造解决方案,以应对排放法规趋严、技术演进和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 

在中国,政策推动与技术革新加速了制造系统的现代化转型。中重型卡车作为高技术壁垒行业,兼顾规模化与灵活化的制造能力已成为衡量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在这一背景下,车身焊装系统的升级,不再只是降本增效的工具,更是整车企业构建差异化优势的关键。

作为福田汽车与戴姆勒集团的合资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戴姆勒”)正积极推动生产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其全新A6平台聚焦高端重卡市场,通过模块化架构提升平台扩展性与市场响应速度。为实现新平台车型的高质量、多车型生产,福田戴姆勒携手全球领先的自动化与焊装解决方案提供商——柯马,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焊装产线。

挑战

传统卡车车身焊装长期以来高度依赖人工操作,各工艺环节缺乏标准化,导致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随着市场对卡车产品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不断增加,车型配置和功能设计日趋多样化,导致车身结构和生产工艺的复杂度提升,现有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制造一致性和效率要求。

福田戴姆勒A6平台规划18款基础车身,涉及重卡宽体、中宽和中卡车型,包含两种宽度、四种长度和四种高度的车身变体,累计支撑车型数量持续扩展,覆盖旗下单一品牌“福田欧曼”中重卡全系产品。此外,客户对项目的投产周期有明确要求,需在有限厂房空间内完成高自动化产线布局,迅速完成设备调试与切换能力建设,以支持新车型的快速上市。整体项目在周期、工艺复杂度、自动化程度和柔性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高规格要求。

解决方案

面对这一高度复杂的生产需求,柯马基于丰富的整线交付经验,为福田戴姆勒量身定制了一套高度自动化、智能协同的整车焊装系统,覆盖主线、车门线及所有分总成线(地板、侧围、顶盖、后围等),实现了从工艺策划到设备落地的全流程创新。

整线部署200多台机器人,涵盖16种型号,并通过先进的离线仿真系统在前期完成节拍验证与路径优化。柯马通过统一调度与精准协同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机器人及各种自动化设备,提升了整线生产效率,并确保不同工序间的高度兼容性。

为满足车型不断扩展的柔性生产需求,项目创新采用机器人抓手式总拼系统(Robotic Framer),该系统通过更换不同的机器人末端抓手,可适配各类车型,显著提升产线柔性度,单次车型切换时间压缩至40秒以内。定位抓手采用轻量化圆管结构,结合柔性电缸和NC控制装置,具备更高的重复精度和夹紧响应速度,为多车型混线生产提供坚实支撑。伺服驱动的多切换单元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智能调整能力,优化产线利用率与空间布局。 

在质量控制方面,柯马引入了全程在线监测系统,结合视觉检测与力控等多种传感方式,确保关键工艺节点如涂胶(±0.2mm)与螺柱焊接(±1.5mm)的高精度执行。系统可自动识别工艺偏差并及时反馈修正,大幅提升产品一次合格率并降低返修率,增强了整线稳定性与产品一致性。

此外,柯马还打造了集生产与监控于一体的CCR中央控制室,搭建可视化平台并打通MES、SAP、Andon等系统,实现从现场设备到管理系统的全链路数据采集与集成展示。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状态、异常预警、工艺执行等关键信息实现集中可视、实时追踪与智能决策,提升产线效率与管理透明度,为客户构建高效、柔性、数字化的智能工厂体系。

成果

柯马为福田戴姆勒打造的车身装配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自动化率、柔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多重提升。整线设计年产能达12万台,节拍稳定在30JPH,并实现100%自动化焊接与转运。柔性化设计现阶段已支持66款车型共线生产,并具备持续拓展能力,为客户未来产品快速导入与平台扩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柯马的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帮助福田戴姆勒构建起高水平、可持续演进的智能制造体系,也再次验证了其在商用车柔性焊装领域的领先集成能力。

 柯马亚太区首席执行官袁颖鋆表示:

随着中国商用车行业加速迈向智能化与多样化,柔性制造已从可选项转变为企业制胜的关键能力。此次合作充分体现了柯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展现了我们帮助客户应对复杂挑战、提升市场响应速度、推动业务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将持续以面向未来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赋能客户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联系企业
我要反馈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