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电池白皮书
行业动态
MORE...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轿车底层涂膜和护板损伤的涂装工艺
转载 :  zaoche168.com   2009年05月07日

这种情况,在轿车维修护理中是常见的,若损伤面积大,甚至比焊装一个新车身还困难。这种情况的装修涂补工作量相当大,工序长,现简要介绍如下。

 

 

1、涂装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1)彻底清除轿车的旧涂层。

 

 

2)用钣金或焊装等方法,修复好已损伤车身的扩面,达到与原来的形状尺寸轮廓相等要求。

 

 

3)做好涂装前的车身表面处理工作,在涂装前,必须仔细修整气孔、砂眼、矿渣及其凸凹不平,必须使表面光滑、平整、清洁、干燥。

 

 

2、材料的选用

 

 

1)底漆

 

 

1)磷化底漆(配磷化液)、在洁净的金属表面直接涂刷一层磷化液,生成一层磷化膜。

 

 

2)红丹醇酸防锈漆,在磷化膜上加涂防锈漆。

 

 

3)铁红环氧底漆,涂于磷化底漆膜层上和涂于腻子上下层的底漆。

 

 

4)锌黄环氧底漆,在磷化底漆膜上涂于铅及铝合金的防锈底漆。

 

 

5)铁红醇酸底漆(原名138底漆)也可涂于腻子上下底层、铅制件和黑色金属的防锈底漆。

 

 

6)铁红纯酚醛底漆,可自行调制腻子用。

 

 

7)光油,可与醇酸底漆、酚醛底漆混合自行调制腻子用。

 

 

8)胜利牌高级原子灰,此产品是一种高填补力双组份不饱和合成树脂。适合于车身修理填补凹坑、裂缝等。细腻易磨、涂膜表面状态良好,不存在砂眼、气孔,能抵受高温、附着力强,十分坚固、无收缩状况。

 

 

9)最好按轿车原底层涂料选用。

 

 

2)面漆

 

 

1Q042各色硝基外用磁漆。

 

 

2Q0432各色硝基半光磁漆。

 

 

3Q0411硝基外用清漆。

 

 

4No1000汽车用丙烯酸硝村基汽车补漆。

 

 

56200高耐候性聚酯型氨基汽车面漆。

 

 

6KH22汽车用高级丙烯酸金属光泽基色漆。

 

 

7KH24汽车用高级丙烯酸金属光泽罩光漆。

 

 

8)最好按轿车的中涂层和面漆层的涂料品种选用。

 

 

3)稀释剂

 

 

1)乙醇、丁醇31混合稀释磷化底漆用。

 

 

2)甲苯:稀释醇酸底漆和环氧底漆用。

 

 

3)硝基漆稀释剂:稀释硝基涂用。

 

 

4)专用稀释剂:No10006200KH22KH24专用配套稀释剂,与配套涂料使用。

 

 

4)辅助材料

 

 

1)水砂纸:180号至220号砂纸或浮石,第一次水磨腻子。320号至500号水磨砂纸第二次腻子和水磨面漆用。

 

 

2)砂布:1号或2号砂布,打磨金属表面为主。

 

 

3)木砂纸:1号或1由二分之一号木砂纸,打磨底漆层为主。

 

 

4)熟石膏粉及老娄自行调制腻子用。

 

 

5)汽油:洗涤油污、砂磨金属局部锈蚀。

 

 

6)抛光蜡和上光蜡:轿车外表上蜡抛光用。

 

7)自来水:调配腻子和水磨。

 

3、设备及工具

 

1)喷涂室。备有电源开关及通风除尘装置、安全防火装置、照明装置、能保证喷涂工作进行的关配套设备。

 

2)酸洗室。有酸洗槽、碱中和槽、冷水槽、热水槽等及配套的设备。

 

3)喷涂设备。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气压2~6N/c㎡,耐压橡胶管及铜制接头整套装置。

 

4)烘干室。自动控温烘干室,循环通风、单独排气,有防曝措施,温度最高可达150℃。

 

5)仪器及工具

 

1)涂—4号粘度计及秒表。

 

2)温度计:0~150℃;0~300℃各一支。

 

3)台秤:精确到±0.1kg

 

4)磷化底漆容器(陶瓷、塑料等非金属容器)。

 

5)喷枪、大小油漆刷、牛角刮子、橡胶皮刮子、钢丝刷、绢筛子(筛熟石膏粉),滤漆筛子(0.08mm孔径),锤头、錾子、工作抹布、棉纱、绒布等。调制腻子板、小木板、橡胶块(打水磨用),

 

6)盛漆容器:利用1加仑及5加仑的盛漆,25加仑的铁桶、并备抽油桶、滤嘴、大小铁瓢等。

 

7)烘干灯和烘干箱等烘烤器具。

 

8)打磨机,抛光机等。

 

9)干燥检测器,涂膜厚度检测仪,光泽检测仪等。

 

4、轿车维修涂装施工操作过程

 

1)清理表面。在作好表面处理的基础上,使表面光滑平整、清洁、干燥。

 

2)刷磷化底漆。在无油迹、锈迹、水份的基础上刷涂X061磷化底漆一层(宜薄)。若是整个车身均涂装,可在磷化槽中进行。

 

3)刷防锈漆。在磷化底漆膜层上刷涂一层H531红丹环氧防锈漆或C531红丹醇酸防锈漆,环氧、醇酸防锈漆的稀释剂为甲苯。若是整车可喷涂。

 

4)刮第一次腻子。刷防锈漆后便可刮腻子。用质量分数为50%铁红醇酸底漆加上质量分数为50%光油混合均匀加上熟石膏粉调成腻子后,再适当加大混合调制使用。同时,腻子应调得硬些,将汽车表面不平之处用大型橡胶刮补腻子一次。现在,腻子已有专门厂家制造比较优质的腻了如胜利牌高级原子灰等更适合轿车维修使用。

 

5)打磨。用2号木砂或2号砂布将腻子打磨一次,一平处用嵌刀铲平。吹净灰尘,在涂复腻子处刷涂环氧底漆一次。

 

6)刮第二次腻子。在车身外表平面用大型牛角漆刮刮平,其他部位用橡胶刮子刮涂。腻子要有一定的硬度,刮涂时也要有适当的厚度,并以填平底处为主。

 

7)打磨。先将腻子不平处用嵌刀铲平,再用2号木砂纸或2号砂布打磨一次,平面用砂布包小木板打磨平整。吹净灰尘,刷涂环氧底漆一层。

 

8)刮第三次腻了的操作方法与第二次相同。

 

9)水磨。用180号至220号水砂纸或浮石带水打磨一次。按刮腻子线路打磨,边打磨边洗至平整为准。最后将腻子浆抹洗洁净,待晾干,也可以用压缩空气吹干。在外表水磨干燥的基础上满涂环氧底漆一层。如无环氧底漆,刷涂醇酸底漆也可以。

 

10)刮第四次腻子。用中型牛角刮涂刮表面腻子一层,将不平处刮平整。清理驾驶室内应涂漆部位及其他部位,用小型牛角漆刮找补腻子或满刮腻子。

 

11)打磨。用1号木砂纸或220号水砂纸打磨一次,按刮腻子线路打磨,不许横擦及刮纹现象发生,用压缩空气吹净尘灰。

 

12)刮第五次腻子。用中型牛角漆刮将外表全部刮涂一次腻子,刮涂时与小型牛角漆刮交叉进行操作,以刮涂平整光滑为准。驾驶室内及其他部位,同时处理好底漆层,不能漏涂。

 

13)水磨。用280号至320号水砂纸带打磨一次。边打磨边水洗至既平整又光滑为准。必要时,平面可用水砂纸包上橡胶块打磨,易于更加平整。最后将腻子浆擦洗洁净,晾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

 

14)喷涂前准备。将不涂复的部分,如前后风窗、侧窗等部位用遮盖的方法进行严实地遮盖,也可用涂复一层黄油的方法进行涂复遮盖。然后再粘贴一层纸,防止油污染该涂装的表面,如在水磨的发现有露出金属部位,须补涂环氧底漆。

 

15)喷涂底漆层。用Q0462各色硝基半光磁漆(选用其中一种)将车身需要涂覆的部位进行喷涂一层底漆膜、膜厚为30~40um。也可以按维修车原底涂层的材料进行喷涂。

 

16)找补腻子。车身表面若经钣金和焊装等方法进行修复,无论如何操作施工,其表面的平整光滑程度仍然有差异,有残留的轻微锤痕、磨纹。所以必须用填补腻子的方法进行补救,涂完底漆之后,还需认真检查,将需要填补的部位,用腻子填补打磨,使之平整光滑,使之平整光滑无痕迹。

 

17)轻磨。将找补腻子处及涂漆部位使用280号至320号旧水磨砂纸轻轻打磨光滑后,对外壳整体或补涂部位用手抚摸无粗糙感觉为准。在施工现场清洁的基础上,用压缩空气边吹边擦抹,使表面清洁无灰尘。

 

18)喷涂第一次面漆。将已选好的面漆涂料,调配至符合施工要求的粘度,并过滤后再进行喷涂施工。每喷涂一遍之后,应有涂膜需要的流平时间,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进行喷涂。使第一次面漆涂层达到30~40um厚度。一般情况下,为了使涂料在涂覆之后有足够的流平和晾干时间,上午喷涂两度、下午喷两度。常温干燥一般2h以上。喷涂施工的参数,应根据具体使用的面漆涂料而定。

 

19)湿磨。用280号至320号水磨砂纸在喷涂四层的涂膜基础上将涂膜打磨平整光滑。用抹布、压缩空气边吹边擦洁净,并使之表面干燥。可加热干燥,也可自然晾干。但自然晾干时,时间较长,应注意防止粉尘污染涂膜表面。

 

20)加喷面漆。在原有面漆内,加硝基清漆体积分数20%以下,再适当加入稀释剂混合使用,以增加光洁度。其粘度应比前稍低一些,一般以15s/25℃(涂—4)为宜。经过滤后再使用。

 

加喷面漆时,应涂部位上午喷一次。喷后流平性要好,以便第二天易于打蜡抛光,总厚度为80~110um

 

21)打蜡抛光。将喷涂完而干燥后的车身、拆除涂覆的黄油及遮盖纸,先用400号至500号水磨砂纸带水将车身表面满磨至涂膜表面光滑平整为止。打磨长度来回在100mm以内,用抛光蜡打磨。先用抹布将涂层表面磨光擦净。用呢绒、海参绵等浸润磨光剂,然后擦净。磨光之后再以上光蜡进行抛光。使之表面更富有均匀的光泽。

 

22)质量检查。质量检查人员,按轿车涂覆的部位及质量要求标准进行检查,不合格时,进行返工修复达到合格为止。

 

以上的轿车涂装修复工艺过程,是用得很普通的。由于轿车的型号、新旧、修复部位和要求均不一样,但工艺过程的类型基本一样,具体施工起来是有一定差别的。特别是涂料的选用,具体操作方法与各美容护理企业的实际条件、设备和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关系,不可能只有一个修复工艺,但存在着最佳工艺。所以,在选用修复工艺时,应以经济效益和质量要求为基本原则进行选择。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